大安法院:聚焦未成年人权益 为成长穿上“法律防护服”
2025年06月03日 20:04:21 来源:四川新闻网
四川新闻网-首屏新闻
近日,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法院联合大安分局、大安区教体局正式签署《关于建立“反校园欺凌法官信箱”工作机制》(以下简称《工作机制》),在辖区内院校启用投放“反校园欺凌法官信箱”以接收学生的来信,让各单位集思广益预防整治校园欺凌,打造“司法预警+教育干预+公安震慑”三位一体防护体系。通过司法与教育的深度联动,进一步让大安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“单独发力”进入到“系统防护”的新模式。
此次签署的《工作机制》,聚焦源头预防、案件联动、追踪反馈等核心领域,建立了多项创新机制。
该项举措,不仅是为了终结欺凌案件,更是为了做好学生成长的守护工作,将司法触角延伸至校园治理前哨,实现未成年人保护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型。
“如果遇到校园欺凌,请写信投进信箱,法官会帮助你们。”在凤凰学校内,这个被学生们称为“法治树洞”的特殊信箱,自启用以来已收到多封倾诉信函。某日,信箱内出现多张字迹稚嫩的纸条,一名学生倾诉了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苦闷、与同学之间的矛盾、受到的嘲笑,表达了想得到帮助的迫切愿望,在开箱查阅信件后,担任该校法治副校长的法官及时前往了解情况,并与学生进行了细致的交谈和开导,最终成功帮助投信学生解决了困境,让其在学习生活中重拾了信心。
这不是简单的投递箱,而是法治教育的移动课堂。“反校园欺凌法官信箱”由负责人每周开箱查看,联合法院、公安、教体局在各自职责内分别组成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,情节轻微的及时开展校园调解,涉嫌违法犯罪的立即启动司法程序,从“纸上协议”到“实质守护”,是司法力度与法治温度的交融。
坚持对校园欺凌零容忍的严肃处置,让学生有渠道可感受、能感受、感受到法治在学习生活中的守护力量,才能让司法成为校园的“安全底色”。
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,预防校园欺凌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,用司法力量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。六一节前夕,大安区人民法院干警走进自贡市第三十六中学(工读学校),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,为学生送上“法治教育课”。
法院干警结合真实案例,由浅入深,从剖析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、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为起点,逐渐深入至未成年犯罪的法律法规及惩处措施,重点解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的相关条款,强调“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‘护身符’”“校园欺凌≠开玩笑”,轻则受处分,重则涉嫌违法,引导学生树立底线意识。
同时,通过“你问我答”形式,干警解答了学生关于日常借贷、网络暴力等法律疑惑;组织模拟“校园冲突”“生活纠纷”等场景,指导学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日常矛盾,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,现场气氛热烈,学生积极参与。
课后,学生们表示,本次专项普法活动让他们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后果,今后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,用法律规范言行;老师们也表示学生接受知识效果较好,法院的普法宣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,对矫正不良行为、重塑学生价值观有积极意义,希望可以有常态化的法治教育合作,让法治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。
近年来大安区人民法院积极开展“未成年普法”系列活动,持续深化“司法+教育”联动机制,通过法治副校长授课、家庭教育指导、个案回访帮教等方式,为未成年人提供“精准化”司法保护。
未来大安法院还将持续开展“法治进校园”等活动,充分发挥司法的护航力量,联合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形成共治合力,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法治防线。(大安区人民法院供稿)
编辑:王飞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