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新闻网-首屏新闻
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,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,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。近日,贡井法院联合区委政法委、区关工委、区检察院等部门邀请向阳社区、将军村社区、蓆草田社区共计100余名学生到院开展“预防校园欺凌”法治冬令营活动,在寒冷的冬季为孩子们带来法治暖阳。让我们一起打卡贡井法院,开启寒假新玩“法”吧!
![]() |
趣味式游览,让法治精神更“走心”
同学们在民事(少年与家事)审判庭法官助理张琪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24小时自助服务法院、诉讼服务大厅、温馨调解室等办案场所,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法院立案审判调解等办案流程,也对人工智能融入法院案件办理有了全新的认识。
游览的过程中同学们细心倾听并与工作人员积极互动,“张姐姐,这个机器好像取款机啊,里面可以取钱吗?”“张姐姐,是不是半夜都可以到法院来立案?”“张姐姐,这个机器可以帮助我们写诉状吗?”……面对同学们认真又富有童真的问题,工作人员一一进行悉心解答,在一问一答中,无形的将为民司法的司法理念深植于同学们心中。
互动式普法,让法治意识更“入脑”
游览结束后,以“消失的少年”真实案例为引,展开本次的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普法课堂。法官助理张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了什么是校园欺凌、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、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等知识。可爱的同学们仔细的听、认真的记,将预防校园欺凌的知识深深的刻入脑中。
“同学们,如果遇到校园欺凌,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”张姐姐话音刚落,学生们便纷纷举手抢答。“要勇敢地说‘不’!”“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!”“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!”……现场气氛热烈,学生们在互动问答中加深了对校园欺凌的认识,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。
沉浸式体验,让法治教育更“化行”
“现在开庭!”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模拟法庭”在第一法庭拉开帷幕。三个社区中自愿报名的八名学生在法官的指导下,分别扮演审判员、书记员、原告、被告等角色,沉浸式体验真实庭审全过程。从庭前准备、法庭调查、法庭辩论到当庭宣判,同学们严格按照诉讼程序,完整模拟了一起因校园欺凌引发的人格权纠纷案件的审理过程。
“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法庭审判,今天自己亲身参与,感觉特别震撼!”扮演“审判员”的小梅兴奋地说,“通过这次模拟法庭,我不仅了解了法庭审理的流程,更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和法律后果。”
“红梅·小灯塔”,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
“红梅·小灯塔”作为自贡法院的少年审判司法保护品牌,旨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,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,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,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。
下一步,贡井法院将继续擦亮“红梅·小灯塔”司法保护品牌,不断创新普法形式,丰富普法内容,以更加生动活泼、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(供稿/供图:贡井区人民法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