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流井公安分局:创新工作举措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

2023-12-15 10:31 来源:四川新闻网
编辑:陈荞

四川新闻网消息 自流井分局舒坪派出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要求,聚焦“市县主战、派出所主防”职能定位,以深化警务改革、整合基层资源、优化服务管理为抓手,落实派出所“主防”主责,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

坚持改革创新,助力基层警务提档升级。 一是推进党警共振。主动提升各项工作执行力和业务能力,坚持以党务促警务,深度践行党的群众路线,派出所所长、社区民警分别进入舒坪街道、村(社区)党支部任职,所长作为镇街党委委员,社区民警作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,借助自身职务优势,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,协调部门合作,全力推进基层社会。二是打造最强智脑。优化完善综合指挥室建设,明确岗位职责,细化工作流程,以日周月季为周期,重点做好辖区风险隐患、警情案事件等研判分析,通过每日“派单”引领两队工作,形成信息收集、研判支撑、督导评价的工作闭环,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、警务围着民意转,助推“打、防、管、控”更加专业高效。三是制定任务清单。明确社区民警具体任务,将任务细化到每日、每周、每月,让民警带着任务、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。同时定期通报任务完成情况,每日统计工作进度,每月接受所内考核,及时总结归纳工作方法,查缺补漏,形成“下带任务,回带成效”工作闭环,切实提升社区警务工作质效。

坚持资源整合,提升基层治理智慧含量。一是深化智慧微网。以“四川公安e码”平台为载体,将微网实格和智慧小区相融合,与基层联防联动,全力搭建警民沟通桥梁,引导网格员、小区业主或居民骨干扫描四川e码,将收集到的群众“反映问题”及时反馈至所属社区民警,推动落实整改。今年以来,共收集各类问题诉求21条,核实解决合理诉求8条,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。二是打造智慧小区。按照立体化、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要求,持续推进智慧公安感知源和“智慧平安小区”建设,大力构建“点线面”立体式感知网络,缩小视频监控死角盲区,为打击侦破工作提供支撑。健全完善小区“三防”体系,推动小区门禁“人脸识别”系统建设运用,推进居民小区治安防控与“一标三实”工作联动融合,全面采集更新辖区“人、房、业、地、事物、组织”等要素基础信息,确保底数清、情况明、信息灵、数据鲜活,着力构建“人在房住、房在格中、格在网上”的基层治理体系。三是做优法务中心。由区政法委牵头,公安、法院、检察院、工管委等部门联合成立自流井区法务中心,派出所每日派专人值守,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,解答法律问题,推动简易警情快速处置。同时宣传推广法务中心网上服务平台,方便企业员工线上咨询问题、预约法治体检、法治宣传、纠纷调解等服务。今年来,通过法务中心线上平台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类咨询57条,组织进企开展法治宣传10余次,调解纠纷40余起。

坚持优化服务,健全矛盾纠纷处置机制。一是源头化解强基础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充分利用社区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,通过进社区、进单位、进家庭,访民情、问民苦、化民忧、解民难,全面细致摸排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、群体性事件苗头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、早发现、早解决,真正做到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”。同时建立完善日常走访、案件回访排查工作机制,不断提高矛盾纠纷预警控制能力和排查化解能力。二是联动化解强协作。充分发挥多元化调解优势,找准公安工作与社区发展治理的最佳结合点,充分整合综治、司法、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力量,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动机制,在优化社区民警、驻所人民调解员、社区工作人员联调机制的基础上,探索建立与司法所、舒坪法庭的“公、法、调”联动机制,通过借智引力,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,问题解决在“家门口”。今年以来,派出所共调解矛盾纠纷267起,多元化解突出矛盾纠纷5起。三是包保化解强实效。对长期未化解的矛盾纠纷,按照“一人一策”“一事一策”工作要求,严格落实重点人员风险评估机制,细化制定矛盾纠纷风险等级清单,结合风险等级、纠纷类别,定人、定责、定策一对一跟进,重点矛盾纠纷由派出所主要领导落实包案化解,全面压紧工作责任,抓实各项工作措施,确保风险隐患及时处置、动态清零。

 供稿:自流井公安